河北省学业规划中心 系统讲解

logo

专属河北报考与数据查询一站式平台

清华大学5门课程已使用“智能助教”,今年将开100门试点课程


2024-03-11 08:42  新京报  浏览量:10445

这些AI助教系统不仅能够提供24小时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智能评估和反馈,还能辅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习灵感。

“学生课本里住着一个智能助手,它能够帮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点,还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这个原来存在于想象中的场景,如今已经在清华大学的部分课程中成为现实。3月5日记者获悉,清华大学以“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GLM”为平台与技术基座,研发出多个AI助教系统。自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8门课程试点,已有5门课的智能助教系统完成开发并投入使用。


这些AI助教系统不仅能够提供24小时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智能评估和反馈,还能辅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习灵感。


2024年清华大学将开展100门试点课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教育领域,AI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上,高校也在探索。2023年9月28日,清华大学启动了一项新的试点计划——人工智能赋能教学。


试点工作主要使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与智谱华章公司共同研发的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GLM作为平台与技术基座,服务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新一代基座大模型在整体性能上比上一代有大幅提升,推理速度更快、运算成本更低,还大幅提升了工具使用和智能体能力,可根据用户意图,自动理解、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2024年,清华大学将开展100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或深度介入课程,打造人工智能助教、人工智能教师,持续创新教学场景,提升教与学效率与质量。


AI逐渐在不同领域服务师生教学


在清华大学“化工热力学”课程中,授课教师、化工系教授卢滇楠将100多篇相关文献和书籍用于垂直模型的持续训练与校准。目前,该系统已完成初步开发,具备主动出题与答题功能,并在学期末课程大作业中作为辅助工具被使用。


卢滇楠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对未来的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尽管目前其在专业课教学中的精确度还有待提高,但作为“伴学”,它已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与他们共同成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龙瀛的“新城市科学”课程基于教师提供的教材、习题、最新论文等大量材料,实现了自动知识点抽取,并打造了人工智能助教系统。通过知识库的辅助,智能助教将答题正确率从80%提升到了95%,并附带了详细的答题解释。该系统还设计了多种功能卡片,学生可以通过输入相关需求,与智能助教实时交互以获得课程辅导,例如课程项目设计的思路提示、流程设计、分析角度等,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研究思路的启发。


“心智、个体与文化”授课教师、社科学院副教授钱静介绍,智能助教系统不仅能生成写作评价标准,还能针对学生的写作给出具体评价。智能助教能够快速学习心理学知识、理论,并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


“环境决策实践”课程基于任课教师自主研发的天工AI大模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智能评估和反馈,以辅助其学习过程。


电机系教授于歆杰讲授的“电路原理”课程,基于教学团队录制的慕课、雨课堂授课材料、往期教学数据等大量资源,进行了知识点输入和抽取工作,在完成电路图数据处理和建模理解后,将于2024年春季学期中投入使用。“智能助教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答疑解惑;同时,可以协助教师推荐相关资源,为有需求的学生给出延展性学习建议。”于歆杰说道。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朱名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