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教育界的共识。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技术、新装备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如何确保技术的普及和公平使用?如何避免技术带来的信息泄露和隐私侵犯?……”4月20日,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同期举办的“新技术新装备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局长论坛”上,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围绕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创新进行探讨。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监事长王鸿冰指出,新技术、新装备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高效。从在线教育平台的普及到智能教室的建设,再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习变得更加个性化和自主化。“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新技术、新装备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模式和路径。”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教育信息化装备分会理事长蔡耘表示,面对新技术新装备的挑战和机遇,一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二是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与新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三是要改善教育装备的条件,充分利用智能化网络化教学资源,四是要加强教学科研,推动教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蔡耘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体系,推动资源共享,打破地域和学校之间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的均衡分配。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试点,总结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前不久教育部启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出四项具体行动。论坛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介绍,四项具体行动包括: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AI学习”专栏,邀请“大咖”谈AI、组织名师教AI、鼓励师生学AI;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升级,支持全民个性化终身学习,上线智能工具增加课堂互动,促进就业、考试、留学等教育服务更加便捷畅通;实施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大模型从课堂走向应用;将人工智能融入数字教育对外开放,搭建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平台,提供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国方案。
“我们组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发上线‘智能学伴’,支持各地各校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国家提供的学伴工具。通过‘智能学伴’开展学情分析,构建数字画像,实现优质资源的智能搜索和个性推送,汇聚各类学习成果及信息,构建学生学习档案。”任昌山表示。
此外,任昌山介绍,教育部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上线智能工具,构建多元供给生态。聚焦基层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教师负担沉重、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课件生成、课堂互动、作业批改、学生评价等工具,帮助教师减负增效。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智能时代的因材施教。
“我们的数智教育改革思路主要基于三个融合,技术融合、管理融合、温度融合。”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副局长程莉莎介绍了当地的数智教育治理工作经验。该地教育局依托钉钉平台搭建起大数据中台,建立教师、学生、资源三大数据库,架构完备的基础数据系统;开发上线局校两级应用场景,一方面是生态评价、智慧招生、联心桥等区域治理场景,实现智慧、高效、有温度的教育服务,另一方面是课后服务、“三名在线”、西湖棒伢儿、五好学生、智安校园等校园应用场景,通过丰富学教方式促进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未来现代教育治理推进会更加智能,优质资源的共创共享会更加充分,教与学的变革创新会更加深入。”同时程莉莎强调,教育治理的对象是人,因此技术应用更要关注人的情感交流,指向人的心灵成长;应用场景的目标是用户需求,也就是技术要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智慧化、高效能、有温度的教育服务。“数智教育现代化改革一直在路上。”
重庆市南岸区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李智指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教育界的共识。他介绍,重庆市围绕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教育评价四个领域,开展了智慧教学、智慧教育、智慧成长、智慧评价等四个方面的探索。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贾宁